《神雕侠侣》:相爱的感触

这两天一直在看神雕侠侣,原因有二:图书馆的金庸小说极难借全册 ,文史分馆竟然只能外借七天。能借到已是不易,于是就几近于痴狂状与两三天内读完。诺看到我的傻样,几乎又要她的仰天长笑:“我就想不明白你对神雕侠侣还这么痴迷,情节不都知道了吗?”我也不知道,读书对我而言向来是有特别的感觉的,而且我又不是迷恋情节发展的人,人物的个性,性情,成长,才是我真正关心的。

某人说要和我切磋读此书的心得。那我就记记自己读书所感吧。

虽然金庸的书有很大的硬伤:巧合太多,中国大江南北几乎就像港片的布景一样,总是在那些地方一堆人神奇地相遇。但如果撇开这些求实精神,金庸看起来的确酣畅淋漓。因为,其中的很多人真的是至情至性,让人感动不已。本人一向自诩性情中人,交友也喜欢真性情的人。但是人在社会飘,多少不能由着自己,总会有一些东西像镣铐铐着自己,不能完全率性。所以有一句话安慰着自己,在镣铐之内,也要尽情地舞蹈。

某人还问我,最喜欢金庸中的哪个男人。很多女生喜欢杨过的,我呢?杨过自然是极具魅力的人,莫说他武力高强,年纪轻轻就鼎立江湖;莫说他英俊潇洒,性格亦斜亦正;莫说他有情有义,虽然成长的坎坷在他心中留下颇多阴影,心胸也不是很宽广,但在关键时刻却总能放下自己的恩怨,心存善念;莫说他漠视世俗一切偏见,小龙女即使被他人玷污,但他却说出,世人重男轻女,我杨过偏偏重女轻男的话,对小龙女爱丝毫不受影响,反更珍惜;最重要的是他至情至性,识生死如虚幻,识爱如生命。这样的男人自然让人爱慕,从小龙女,陆无双,程英,公孙绿鄂,郭芙,甚至郭襄这样的小姑娘。但是,我知道,如果我是其中的某个女人,我只会远远望着,以兄妹之情相处,因为,他和小龙女的感情,是无法代替的。

杨过从小和小龙女生活,首先是师徒情谊,然后随着时间感情日笃,亲情已经融入血液,虽说那时还没有男女之爱,但相互关爱,珍惜,都是彼此的唯一。他们如同相濡以沫的亲人,共同面对危险,面对挑战。杨过年少无知之时,哪知小龙女对自己已有特别的倾心,等到小龙女幽怨离去,才明白自己的心意,明白姑姑已不是姑姑,而是心中至爱的女人。他们的爱情遇到太多的磨难,但神似乎也会被这样的爱感动,让他们最后还是可以厮守终生。很多人面对他们,都不禁暗自感伤:问世间情为何物,直叫生死相许。等到卷末,似乎会长长叹气,这样的结合,堪称完美。但是,细细回想,却有好多世俗之人难以忍受的缺陷。有多少男人可以忍受自己的妻子是被他人玷污过的?有多少女人可以忍受自己的丈夫是断臂之人?而在他们眼中,无论对方怎样,只要活在自己身边,就是天大的幸福,就会尽一切努力珍惜。没有完美的结合,但完美的爱存在。

因为无法代替,所以我没办法喜欢杨过。我知道,如果杨过出现在我身边,我定是难以理解他的。他的生命轨迹太特别了,于是显得桀骜不驯。如果让我真从金庸文中挑喜欢的人,我会选虚竹。喜欢他的心胸坦荡,为人的简单,没有为人生所累,对情谊也至诚。被这样的人爱,并且爱这样的人,生活会是简单而且幸福的人。

其实神雕中很多人都是心中怀有爱的人,只是有些幸福,有些不幸。不幸的人又有两种:第一种开始厌恶人世,变得邪恶,我不幸福,他人也休想,这种人有李莫愁,秋千尺;有些人愿赌服输,爱了就爱了,如果得不到,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,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,这样的人有公孙绿鄂,陆无双,程英。善恶只在一年间,在爱面前,何必和自尊太较劲,不被别人爱便罢了,何必再要争呢,如果不能得到,还不要别人得到,实在是很没意思。何不潇洒,能放下就放下吧。

人生的机遇多是缘至,悲欢离合,即使不相信是定数,也勉强不得。心存善念,有美好的期盼,并且努力去争取,总会得到幸福的,冥冥之中,会有人在等待。

且行且珍惜。

ChangeLog

2007-09-30 发布在新浪blog
2020-06-24 搬到当前博客,未改动